“始终如一的驾驶者之车”是宝马3系的主基调,从1975年诞生之日起,作为宝马02系列的继任车型,E21 3系首次推出什么杠杆股票,标志着宝马开始打造一款兼顾运动性和实用性的紧凑型豪华轿车。
3系已经走过了50年的岁月,经历了七代车型,陪伴了全球近两千万车主。从2019年与我们见面到现在,G20也有了六个年头。来到2025年,G20/28车型以LCI Ⅱ的新容貌与我们再次见面,Icon车型又迎来了新的升级!
今年早些时候,我们第一时间为各位Bimmer带来了中期改款新3系(G28)的试驾报告,有粉丝在后台留言,想看看进口版本如何?尤其是带有防倾杆的进口G20标轴车型。前段时间,小编在美国试驾了LCI Ⅱ 330i(G20)四驱版,今天为大家带来试驾报告,此试驾车为2025款低配四驱版本,具体配置后面会详细介绍。
一、外观
本次试驾的车型是国产3系没有的最低配——Sport Line,没有曜夜组件,车窗饰条是磨砂镀铬材质。试驾车的轮毂选配了一套BMW Individual个性化定制的1038i 19英寸轮毂,观感非常好,很显档次,目视效果也看着很饱满。不过不用羡慕,这套轮毂在国产330i/Li车型的50周年限量版上作为标配出现了。
展开剩余88%外观方面,和国产3系相比,除了包围组件不同外,没有前日行灯在解锁/锁车时的迎宾灯效,没有,也不可选装环形光耀格栅。最不能理解的是,居然减配了后视镜底座,从原来的亮黑塑料变成了一种非常廉价的磨砂塑料,不过美规车型的减配还不止于此。
二、内饰
来到内饰,美规3系一直以来都是不选真皮就没有仪表台和门板的没有缝线(标配Sensatec合成皮),水晶组件也不支持选装,车门锁和车窗控制区域的“金属质感”组件也需要单独花费100美金选装,而这在国产3系上都是标配出现的。
内饰的最大区别,有且仅有座椅的造型不同,美规3系的座椅标配了一张“运动型座椅”,在肩部会有额外的支撑,但是座椅的填充物不如国产版本舒适,尤其是中央扶手几乎没有填充物,长时间驾驶会不太舒服,而且在表面上也没有国产版本的菱形格设计,看起来不太“显贵”。
但是也有个优点,全系标配腰部支撑,且主副驾都有,国产版本到顶配尊享型都需要选装,而且选装后副驾也不配拥有。前排其他配置就和国产没有太大区别了,能选装方向盘加热和Vernasca真皮算是唯一差别。后排座椅加热和手势控制,在这次改款的3系上已经被取消了。后排和国产版本没有任何区别。方向盘的造型是Sport Line专属的两幅方向盘,粗壮程度要比老款的普通方向盘好很多,握感和质感都不错。
三、动力
G20 3系在美国只有330i一个动力版本(不包括MPA/M车型),而2025款美规的330i车型除了细节设计的变化外,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了B48 TU2发动机,也就意味着这台车是带有48V BSG皮带传动轻混系统。
这套动力总成用两个字总结就是“丝滑”。与前期款相比,换装B48 TU2的330i在低速状态和急加速的爆发性上有了质的飞跃,首先,之前被诟病的1-2-3档低速顿挫,在3系全系上已经几乎感受不到了,在与这台车相处的几天内,我特意找了一条特别拥堵的路段驾驶,就是想看看,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这台3系的表现如何?事实证明,完全没有让我失望,无论是48V轻混的启停介入,还是变速箱低速的顺滑程度,都能做到几乎“无感”。
我们在530和全新X3上也能看到这套全新的动力总成,表现都很不错,在尺寸和重量都更小的3系上无异会更好。在启停状态下,ECU很聪明,能识别驾驶员的意图,在临时停车准备转弯的情况下,发动机不会熄火,在等红灯快停稳和脚离开刹车踏板准备起步的时候,48V轻混的介入也非常的微乎其微,如果不盯着转速表或者刻意感受,几乎不会察觉这套轻混系统的存在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套轻混系统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对于动能回收的控制非常好,溜车状态下动能回收的介入很轻微,能保证车辆有一个很优秀的溜速,这一点上,要比我们之前聊过的装配B58 TU1带48V电机的M340i好太多了。从我的主观感受上来说,也要比友商的M254配ISG电机的车型好不少。
在急加速的过程中,因为电机会有个助力,所以一脚油门下去的感受,除了跟脚和能感受到瞬间快速的爆发力外,我不知道还能如何去形容,一切都是丝般顺滑。尽管从账面数据来看差异不大,但与B48 TU1纯燃油版本相比,动力匹配有着明显的提升。
2025款美规330i还有一个隐藏彩蛋,那就是全系标配前四活塞刹车,这点我还是很意外的,因为从G20上市之初,只要不选M运动刹车,任何版本的G2X都是单活塞浮动卡钳,但是这次改款居然全系标配了四活塞刹车,尽管不是M运动卡钳,但刹车力依旧出色。
不过刹车的脚感依旧不太令人满意,在初段的时候刹车力释放不线性,倒不是说踩下去感觉软,踏板的回馈力度是很有宝马感的,但就是当刹车踩过恰到好处的虚位行程后,刹车力来得太快、太多了,正常从一个中高速看到红灯,然后一脚刹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但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,就需要极为细致的控制右脚力度,否则很容易出现点头,刹车踩多了的情况,这个问题全球版本的G2X 3系都没逃过。
其实在M340i上也是如此,不过刹车系统和48V动能回收的匹配很优秀,没有之前M340i上,那种到了怠速速度之后,48V瞬间退出工作,让驾驶员感受到刹车力丢失的感觉。在整个驾驶的维度上,刹车低速的脚感是我唯一能挑出的毛病。
因为试驾车是一台低配四驱版车型,所以前后轮胎都是225宽度,在这点上不如国内的四驱版本,倍耐力P7的缺气保用轮胎在干地抓地尚可,但是湿地就很容易“滑成宝马”了。
排气有个小遗憾,尽管美规330i依旧标配了带有阀门的排气系统,但是在这次换装发动机后,已经完全没有回火和放炮了,在情绪价值方面有所退步。取而代之的是标配了模拟音效,不过假的永远是假的,排放更严格的国产版本依旧保留了一定的排气回火,可喜可贺。
四、“老生常谈”的防倾杆
自从G20/28车型国产之后,网络上对于“这代国产3系没有了后防倾杆”的讨论就一直存在。后防倾杆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在过弯时的侧倾,提高操控稳定性。它通过连接左右后轮悬挂,增强两侧悬挂的联动性,使车身在转弯时更平衡,从而提升抓地力和驾驶信心。
优点显而易见,提高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,减少车身侧倾,增强操控表现。因此,3系作为一台一直致力于主打操控的车型,被质疑也能理解。但在我看来,这种事需要宏观的去看,因为防倾杆也有一定的缺点。由于左右悬挂被部分“绑在一起”,在非铺装或不平整道路上,舒适性会受到一定影响,大白话就是左边过坑,右边也会被连带着颠腾一下。
同时,如果防倾杆刚度过高,会容易导致后轮转向过度,特别是在湿滑路面可能增加打滑风险,对于“又菜又爱玩”的人来说不是好事。
在我看来,国产3系就是希望向舒适性维度做妥协,既然已经为中国市场设计了舒适度更佳的座椅,那么,取消防倾杆也不是不能理解,索性舒适到底。在最大程度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,再尽可能保留一些运动特性,就是宝马中国想做到的,我认为这是个挺好的事,毕竟3系是台家用车,面面俱到才更好。运动性还是留给MPA和M Power车型来扛大旗。
五、驾乘感受
乘坐舒适度方面,美规330i远不如国产3系,更硬的座椅,更硬的中央扶手,又加上有防倾杆的加入,让这台3系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多了不少左右的晃动,基本路上的每一个棱角都会被传入车内,日常开,会觉得这台车的路感有些过于清晰了。
但是相应的,既然牺牲了舒适度,那么运动性肯定就要提升了,在山路上激烈驾驶这台330i,除了四驱可以让我在出弯时更有信心的把油门踩下去外,防倾杆的作用的确明显,尽管没有装配M运动悬挂或是M自适应电磁悬挂,标配的舒适性悬挂已经把侧倾控制得非常到位了,直到轮胎突破侧向抓地力极限,车内乘客都不会“左摇右晃”,悬挂的支撑性非常优秀,同时车尾的随动性一如既往的好,连续的过弯,车尾也能很好的撑住,干脆利索的完成重心的变化,帮助驾驶员去更顺、更快的劈弯。
搭配上四活塞刹车,这台没有选装任何性能部件的入门3系,让我在山路上跑得非常开心和自信。哪怕是将ESC调至半关的状态下,车尾也依旧可控,出弯来一脚大油门,随之而来的就是车尾极其可控的滑动和我止不住上扬的嘴角。
转向手感倒是和国产3系几乎一致,初段的虚位依然有,但是阻尼和精准性在运动模式下毫不吝啬,指哪打哪,而在舒适模式下,又能给驾驶员一个轻松的驾驶感受和更好的巡航安定感,恰到好处的虚位,在跑高速时无疑是个加分项。
隔音方面,任何版本的3系没有明显区别。聊到座椅舒适度,我还是那句话,“很怀念国产版本的填充物”。
结语:
无论是海外版,还是国产版,是否装配防倾杆不能定义好坏,在有些人羡慕海外版有防倾杆的同时,有些外国车友也羡慕咱们的舒适型座椅和长轴距。无论是哪个规格的G2X 3系,它依然可以称得上是“驾驶者之车”,依然是宝马的Icon车型,性价比和销量已经证明了一切。在3系诞辰50周年之际,我很期待宝马还会有什么惊喜?我更期待下一个50年,3系会如何进化?是否能守住“Sheer Driving Pleasure”的底线。
请留言 评论
宝马客后台对话框回复以下红字,查看精彩内容
↓↓↓
回复 1-81任意数字查看2022宝马主播私照
回复 提问向宝马客专业编辑提问
回复 入群加入宝马客车友群
回复 铃声获取宝马最美音乐铃声
回复 底盘查看最全宝马车型底盘编号
回复 按键查看宝马按键使用大全什么杠杆股票
发布于:上海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